烟台“孤独的鲸”设计者:孤独并非本意,感谢大家的喜爱

大众日报 2024-12-10 14:29

  到烟台旅游,有哪些必来的打卡地?位于黄渤海新区海滨的铸铜雕塑——“孤独的鲸”一定在名单里。

  该作品设计开始于2014年,2015年5月经竞争性磋商确定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实施,并于2016年5月全面建成对外开放。

  天蓝海阔,一头巨大的鲸“跃出”金色沙滩,给人巨大的心理震撼。有人从中读出了“孤独”,有人读出了“自由”,也有人读出了“深邃”……

  9月6日,记者采访了它的设计者——中央美术学院的熊时涛老师,倾听“孤独的鲸”背后的故事:

  记者:熊老师,您好!您的作品“孤独的鲸”现在是烟台的网红打卡地,非常受欢迎,您在抖音上刷到过吗?

  熊时涛:刷到过,非常感谢大家喜欢我们的作品。这个作品比较早了,是我和李震老师共同设计的,没想到这几年在网上又火了。

  记者:烟台开发区当时联系到您的时候,有明确提出要做一个“鲸”的造型吗?

  熊时涛:这个倒没有,只是提出来想在这个位置做一个雕塑,没有明确的要求,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度。既然是在海边,条件这么好,还是想做一个海洋主题的,契合度比较高一些。我们商量之后,觉得鲸的造型是比较合适的。

  记者:构思的时间长吗?方案经历过大的调整吗?

  熊时涛:构思过程大约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。总体的造型确定以后没有大的调整,就是一头跃出水面的鲸。但是用什么具体手法来呈现,在细节上做了多次调整。比如,鳍的造型,鳍与身体的关系,包括肚子做了一个中空的设计,加入了滑梯,这个是后加进去的想法,增加了雕塑跟环境、人的互动关系。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反复的推敲。

  记者:建造过程复杂吗?网友好奇沙滩下面是什么样的?

  熊时涛:建造过程还是非常有难度的。一是在海边,基础不牢。从沙滩向下三四十厘米,还是鲸的身体,再向下就是基座。我记得当时挖得非常深,大约有五六米,还打了桩。二是在沙滩上,常年受到风沙、海风、海浪的侵袭,比较容易腐蚀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在材质、喷涂上想了很多办法。

  记者:您比较偏爱海洋主题的雕塑吗?

  熊时涛:说实话,这是我首次尝试海洋主题的大型雕塑。后来,在大兴机场也尝试过类似海洋主题。海洋是人类的生命摇篮,能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很多的灵感。

  记者:“孤独”是您最初想表达的主题吗?

  熊时涛:雕塑的名字叫“深呼吸”,造型是一头跃出水面自由呼吸的鲸。我们最初想表达的是:鲸每一次欢快地腾跃,都是生命律动的深呼吸,呼吸这世界最新氧气,积攒奔向远方的力量,回馈母亲无私的哺育。

  记者:网友叫它“孤独的鲸”“搁浅的鲸”“鲸落”,甚至还有人调侃它叫“烟台大鲅鱼”,您能接受吗?

  熊时涛:哈哈哈……这些名字都很好,都能接受。建造的时候,并没有想那么多。做完之后,有一天,我突然想到“52赫兹的鲸”的故事:鲸正常的声波频率是15-25赫兹,而有一头叫Alice的鲸,只能发出52赫兹的声波。所以,Alice无论是欢乐地歌唱,还是悲伤地哀鸣,都没有别的鲸能听懂,所以它被称为“世界上最孤独的鲸”。

  我想,这也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“共鸣”吧。

  记者:即使偏离了创作者的“本意”,也没有问题吗?

  熊时涛:好的艺术作品,是有生命力的,是由创作者和观众共同来完成的。对于艺术品的理解,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。网友们自己在解读的过程中,也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、新的生命力。

  烟台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。这些年,我多次到烟台,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。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作品的喜爱,希望我们的作品能融入城市的文化基因,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。

  相关新闻:

  烟台八角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

  8月28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第二批12个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,烟台市黄渤海新区八角湾、长岛庙岛诸湾成功入选,是全国唯一一个入选两个优秀案例的城市。

  近年来,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、管委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八角湾开发总布局之中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,围绕“水清滩净、鱼鸥翔集、人海和谐”美丽海湾创建目标,实施“控源、清海、净滩、覆绿、修复”的推进路径,使八角湾经济发展、生态保护和治理相得益彰,集“城市之窗”“活力海岸”和“产业长廊”于一体的“美丽海湾”逐步成型。

  建设美丽海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首要解决的就是海湾生态修复和治理问题。为此,八角湾在强化污染源头严控、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、拓展滨海岸线生态空间三个方面持续发力,将5条入海河流打造成“有河有水、有鱼有草、人水和谐”的优美生态廊道,深入实施“三线一单”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级试点,科学开展沙滩、岸线修复治理,新增整治修复岸线9700米、新增修复海滨护岸4000米、木栈道3362米,自然岸线保有率提升至56.47%,并对老化海防林进行抚育更新,新增林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,因地制宜建设占地12万平方米的盐沼湿地公园,恢复生物群落和鸟类、鱼类栖息地。

  海湾治理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,更需要久久为功。一是推进“常态化”监管制度落实。在全省率先成立海岸线规划监督管理办公室,统筹产业规划、协同监管等职能,并建立四级数治海洋管理平台,以体制机制创新,总体把控、破解多头管理难题。二是推进“长效化”法制体系创新,制定印发《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》进一步强化陆海污染防治、海洋生态修复以及海洋环境风险防范。三是数字赋能海洋生态环境监管。建立健全湾长、河长、海上环卫、海警协作、海洋灾害应急处置“五大机制”,开展净滩、碧海、绿盾“三大行动”。建立市、区、镇街和村居四级数治海洋管理平台,系统掌握八角湾生态环境状况和监督管理信息,实现“可视、可控、智能化”。

  海湾之美更是城市之美,城市高质量发展,也少不了美丽海湾的品质建设。在这里,高科技园区星罗棋布、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,五大主导产业势头强劲。烟台国际葡萄酒城、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、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等地标级建筑接连不断。聘请顶尖规划设计机构,对八角湾沙滩、岸线、海防林进行一体化保护性提升规划和建设,持续完善功能设施,提升品味档次,全力打造国际知名、国内一流的黄金海岸。

  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 从春龙 通讯员 郭传义 王凯 报道)

Copyright 2024 烟台设计 鲁ICP备2024130818号-1